X 关闭
【资料图】
本报上海8月2日电(记者田泓)近日,首次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同步调查报告经江浙沪皖四地专家评审通过,结果正式出炉。这次调查是在国家林草局湿地管理司和联合国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的支持下,由上海市林业局牵头组织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共同完成。
本次越冬水鸟调查共组织19个调查队、150余名调查队员在三省一市的118个沿海及内陆湿地开展,其中上海市13个,江苏省64个,浙江省22个,安徽省19个。调查共记录到水鸟109种115万余只,其中上海市记录到65种10万余只,江苏省记录到82种43万余只,浙江省记录到79种13万余只,安徽省记录到66种47万余只。
本次调查记录到的最常见类群是雁鸭类,占全部统计水鸟数量的69.0%。数量最多的10种水鸟是豆雁/短嘴豆雁、斑嘴鸭、翘鼻麻鸭、普通鸬鹚、罗纹鸭、绿头鸭、白骨顶、黑腹滨鹬、花脸鸭和反嘴鹬。这10种常见水鸟数量占全部记录总数量的73.0%。
本次调查记录到国家重点保护鸟类29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3种,包括青头潜鸭、中华秋沙鸭、白鹤、白枕鹤、丹顶鹤、白头鹤、黑鹳、东方白鹳、黑脸琵鹭、卷羽鹈鹕、白鹈鹕、黑嘴鸥和遗鸥;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6种。记录到全球受胁物种16种,其中极危物种2种,濒危物种5种,易危物种9种。
根据单个地点记录的鸟类数量,超过2万只水鸟的调查地点共14个;有36种水鸟的数量达到了超过1%种群数量的国际重要意义标准。这些水鸟分布在53处湿地,其中达到1%种群数量的水鸟种类较多的地点有安徽的菜子湖、升金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湖、黄陂湖湿地和泊湖,浙江的庵东湿地,上海的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本次同步调查初步查明了长三角地区越冬水鸟的种类、数量和分布,为进一步加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关键区域的水鸟和栖息地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长三角地区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协作提供了案例和数据支撑。
《 人民日报 》( 2023年08月03日 15 版)
(责编:白宇、胡永秋)下一篇:最后一页
X 关闭
资讯
- 首次长三角越冬水鸟同步调查结果出炉
- 西咸新区与咸阳290项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实现跨区通办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的意见》
- 陕西延长:推进“双储林场”国家储备林高质量发展 书写绿水青山新答卷
- OnePlus尚未在Lettuce设备上工作
- 快递被暴雨泡毁赔不赔?六大快递公司回应
- 浙江省造老银元价格(2023年08月02日)
- 疫苗竟然是鸡蛋“生”出来的?!这条生物医药产业链有点牛
科技
-
大山深处的书香春节2022-02-07
-
天津:男子涂改核酸证明进火车站被拘留2022-02-07
-
降雪致青海多条高速实行交通管制2022-02-07
-
广州番禺部分区域被划定为疫情防控管理区2022-02-07
-
错峰有序、防疫有力,畅通“最后一公里”——春运返程交通运输疫情防控有保障2022-02-07